已阅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水泥企业减碳有多难?

 

发布时间:2023-09-07   字号:【

摘自:水泥工匠

  水泥行业减排有多难,要从它的碳排放来源说起。 

  如仅看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落基山研究所数据显示,水泥60%的碳排放来自生产过程中碳酸盐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即“过程排放”,35%来自水泥熟料煅烧阶段的化石燃料煅烧排放,即“能源活动直接排放”,剩下的5%来自外购电力带来的间接排放。 

  其中,过程排放最为难减。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刘宇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科研及产业界难以找到可大范围应用的非碳酸盐钙质原料来替代石灰石等碳酸盐钙质原料。 

  在能源活动直接排放方面,落基山研究所报告称,目前中国水泥生产的能源输入以煤炭为主,每吨水泥熟料的替代燃料使用比例仅为2%上下,在水泥行业中推广使用替代燃料还需克服制度、技术、成本上的障碍。  

  目前,水泥业减碳的“希望”多寄托在三个方面:生产减量、采购绿色电力,以及后端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应用。 

  近年,国内部分头部水泥企业投资绿色电力,但都停留在分布式项目的规模。根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海螺水泥2022年初发布公告称,将投资50亿元用于发展光伏电站、储能项目等新能源业务。华润水泥、红狮水泥也都有不同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布局。 

  相对于能源活动及过程排放高达95%的排放占比,绿色电力给水泥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杯水车薪”。 

  通过错峰生产、产能置换等降低水泥产量,被视为更为可行的减排方法。 

  刘瑞芝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2013年,中国水泥熟料和水泥产量不断上升,2014年以后,随着城镇化速度放缓、房地产及基建需求降低,上述产量进入平台期。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3%,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4.1%。研究机构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CREA)认为,这与中国在疫情限制措施解除后的经济复苏、政府对制造业和基建的财政刺激等有关。 

  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周永祥表示,水泥价格低迷,会导致下游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企业利用废弃物替代水泥动力不足,不利于下游企业节约化使用水泥,从而减少对水泥的采购需求。他强调,市场机制走通对于水泥行业减排十分关键。

 

分享到:
联系电话:0455-5738009           吉ICP备11002573号
Copyright © 2015 YATA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ved.
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